無限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限小說 > 大漢最強太子 > 第228章 壯則娶阿嬌

第228章 壯則娶阿嬌

-

第228章

壯則娶阿嬌

孝文皇帝時有令,命天下諸侯國的諸侯們冬月進獻酎金於高祖廟。

金,即為黃金,按照封國人口數,每千口俸金四兩,餘數超過五百口的也是四兩,由少府驗收。

而在九真、交趾、日南等南方地區有食邑地的諸侯,以犀角、玳瑁、象牙、翡翠等代替黃金。

酎,則是一種經過三次追加原料,反覆釀製的好酒。

諸侯進獻酎金時,皇帝會親臨高祖廟,親自察看黃金的成色。

若是黃金的成色不足,或者是斤兩不足,諸侯王削其縣,列侯除國。

今年,太子劉彘又加上了一條,酎,一杯醉不倒人者,侯,削其爵,國除。

這真是毫不掩飾的針對啊!這太子比皇帝還狠,讓那些列侯們都覺得好日子已經過到頭了。

被劉彘除國的那些諸侯王,都是劉彘的兄長。這種拿親兄弟開刀的事情,讓劉彘揹負了一個“兄弟不容”的罵名。

此時,劉彘打敗匈奴人的好名聲,和他兄弟不相容的壞名聲,其實是一齊在長安一地流傳著。

劉彘對此則毫不在意,酎金的事情說妥後,劉彘又開始和他的皇帝阿父討論生孩子的事情。

前麵已經說過了,冇有人口,這個大漢就是個屁。

有其土無其民,土失。

有其民無其土,人土皆有。

道理很簡單,劉啟被他忽悠的連連點頭,最後終於答應了他那個每生一個孩子,賞賜一金的事情。

這叫獎勵生育啊!一金已經很多了,相當於一個諸侯國兩千五百人進獻的酎金了。

當然,隻有獎勵冇有懲罰,這生孩子的事情也搞不好。

於是,劉彘又讓他的皇帝阿父下詔,說是“男十七不婚,女十六不嫁者,罰一金-------”

劉彘說完這句話後,發現劉啟看他的眼光很是奇怪。

“阿父,不行嗎?”

“朕早就下詔,讓大漢男丁十六便婚,女,十四婚。你這男十七,女十六,豈不是晚矣。”

劉彘搖搖頭,說道:“男十六尚弱,女十四過小,婚配後一時難以生育,就是生育,所生育孩子必然體弱,難以養活不說,即使養活了,身體不健,也難當重任。”

劉彘這樣一說,劉啟就有話要說了。

他自己就是十六歲婚配,劉榮是他十七歲所生。劉榮身體尚健,現在做那個國子監祭酒倒是做的不錯。

“朕便是十六歲大婚,你大兄身體也尚好,你怎麼說難以生育,所生育孩子不健呢?”

劉啟這樣一說,劉彘就要跟他講一講營養這件事了。

“阿父少時在宮中長大,所食無缺,日常飽暖。這體格也就比常人好很多,豈是民間百姓能比的。”

劉啟想想也是,雖然孝文皇帝倡節儉,可自己吃的穿的用的,那還是要超過常人很多很多。

“故而,為優生計,男丁十七婚配,女子十六婚配,很是合適-------”

劉彘說著說著,發現劉啟的眼光變得更是奇怪了。

於是,劉彘又問道:“阿父,吾又說錯了嗎?”

劉啟搖搖頭,笑著說道:“若是按照你說的做,阿嬌當罰一金。”

劉彘愣了一下,隨後便笑了-------

阿嬌已經十七歲了啊!

笑過後,劉彘說道:“吾未壯,壯則娶阿嬌。”

劉啟一聽也大笑起來------

笑過後,劉啟心說此子竟然這麼懂婚配之事,不會是皇後教給他的吧?

這劉啟又起疑心了。他不想讓後宮乾政,一個竇太後已經讓他頭疼了,他可不想自己的皇後再摻和進來。

“彘,可是你阿母給你說的這婚配之事?”

劉彘搖頭,道:“吾阿母冇有心思給我說這些,吾姨母已是讓她心亂。”

此時,在未央宮另一處宮殿裡,王皇後的親妹妹王兒姁已是氣息奄奄,她看著自己的親姐姐,然後看了看守在身邊的四個兒子。

“皇後,阿姊,越、寄、乘、舜皆托付於你了。”

劉越、劉寄、劉乘、劉舜都是王兒姁與皇帝劉啟所生的兒子。

王皇後看著自己的親妹妹,心裡很是難受。

這個難受不僅僅是因為與自己同伺一夫的親妹妹就要死了,而是自己妹妹的這四個兒子,馬上就不是諸侯王了。

“孽子啊!”

王皇後歎了一口氣,拉住了王兒姁的手。

王兒姁知道王皇後罵的是誰,就努力撐出一副笑臉,艱難地說道:“阿姊,彘兒為太子,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,阿姊就莫要怪他了。”

王皇後用力握著妹妹的手,重重地點了點頭。

當夜,王美人薨。

王美人留下的四個兒子,也同時被削去諸侯王的爵位。

現在,劉彘不僅僅是對兄長們動手了,連他的弟弟們也冇放過。

滿長安城的人,更是罵劉彘了。

揹負著一身罵名的劉彘,依然氣勢昂昂的走在長安的街頭上。

駕車的衛綰常常把戰車趕得飛快,就是怕劉彘聽到街中小孩唱的“一鬥米,尚可舂,一尺布、尚可縫,兄弟之間不相容------”

衛綰是老人,他就想不明白了,當初孝文皇帝對淮南厲王很是寬容了,照樣被人罵。

而現在,那首歌謠竟然該做“兄弟之間不相容”,用在罵太子身上了。

太子做錯什麼了嗎?

冇有,除去諸侯國,將土地分封給百姓,賦稅直接交給大漢,有什麼錯?

況且,稅賦並不高。按照太子的話來說,那就是百姓所得兩成。

而且,太子深謀遠慮,早就意料到那些郡縣官員會層層加碼,讓百姓的賦稅超過兩成。

故而,太子的錦衣使者遊走在各處郡縣,但凡發現有官員擅自增加百姓賦稅,查實後,便將官員拉置百姓的田間地頭,當著百姓的麵砍了這位官員。

這樣一來,雖然依然不能杜絕郡縣官員擅自增加賦稅之事,但他們已經不敢明目張膽的做這事了。

太子殿下說,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保持威懾就好,不可能杜絕的。”

太子殿下還說,“要想杜絕郡縣官員擅自增加賦稅一事,隻有免去百姓賦稅這一個辦法。如此,那些地方官員則增稅無名。”

但太子殿下還說了,“就我大漢此時的狀況,免去百姓稅賦則是亡國之舉。大漢是百姓的大漢,則有百姓來繳納賦稅養我大漢,冇毛病!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