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限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限小說 > 大漢最強太子 > 第380章 孝子劉彘

第380章 孝子劉彘

-

第380章

孝子劉彘

坑阿父如此,真是阿父的好兒子啊!

劉啟一麵在心裡感歎著,一麵看著那個裝作冇事人一般的兒子。

全天下的人誰不知道,大漢女人最多的男人,就是吾啊!

劉啟收回目光,看向那個公孫弘。

說實話,這禦史大夫確實不錯,自他上任以來,吏治確實比以前清明瞭許多。

這人做事雖然是不錯,可他是太子的人,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太子授意他做的。

太子爪牙爾!

劉啟相信,今日公孫弘之所以揪住陶青那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放,其用意並非是讓陶青把家中的女子放出來,而是想逼自己把宮裡的女子都放出去。

陶青家纔有多少女子,那裡比得上我宮中的女子多。

大漢的禦史大夫成了太子的爪牙,劉啟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。

剛纔這個公孫弘說什麼來著,將丞相交於廷尉發落?

至於嗎?

說到底不就是為了女人的事情嘛。

為了女人把丞相交給廷尉,傳出去有損大漢的臉麵啊!

劉啟強打起精神,擺手示意公孫弘坐回去,然後讓陶青也坐下。

旁邊站著的劉彘不等阿父讓他坐下,也趕緊坐回到自己的坐席上。

劉啟掃視了一遍殿堂裡坐著的這些人,心說吾雖然是大漢的皇帝,可大漢的大事小事都執掌在你等手裡。

吾的手掌就是大如天,手指就是細如髮,又豈能觸到大漢的方方麵麵角角落落,諸事其實還是要靠你等操心的。

劉啟的目光最後落在劉彘身上,可瞬間他又歎了一口氣,心說真是自己的好兒子啊,就是總做坑阿父的事情。

但事已至此,今日就讓他再坑一次吧!

想罷,劉啟說道:“諸位愛卿,孝文皇帝初繼位,便下令遣散長樂未央兩宮上千名宮女,讓她們回家嫁人。此後,孝文皇帝又是數次遣散兩宮宮女……”

大殿裡的所有人都是靜靜地看著他們的皇帝陛下,也都在心裡揣摩著皇帝說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。

揣摩上意,是朝中大臣們的必修課目之一。所以,不等劉啟說完,大臣們已經猜到皇帝是什麼意思了。

但他們都覺得不可能,都覺得當今皇帝不會那麼做。

孝文皇帝是孝文皇帝,今上是今上,兩人是不一樣的。

劉啟繼續說道:“故孝文皇帝多次釋放兩宮宮女,致使當時的皇後和嬪妃們都要自己親自動手理衣。然,朕覺得孝文皇帝做的對做的好做的對,朕當效仿之……”

行了,啥也彆說了,這位皇帝要把宮裡的女人都放出來了。

大臣們不敢多說什麼,也不敢阻止皇帝這樣做。

朝堂上這些人誰也明白,這時候出麵阻止皇帝彆這樣做,恐怕得罪的不是皇帝,還有那個今日一直不說話的太子。

到了此時,聰明一些的大臣好像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。

朝堂上向來不缺聰明人。不然,這些人也不可能坐在這險惡的朝堂上。

隻見公孫弘再次起身,走到劉啟麵前便跪了下來,高呼道:“皇帝聖明,萬歲萬萬歲!”

彆的大臣豈能落後,一個個趕緊起身也跪了下來,高呼“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……”

劉彘是最後一個跪下來的,他一邊高呼一邊想著,阿父身邊冇了那些女人,估計可以多活幾年吧!

當然,劉彘自然也知道阿父不可能把宮裡所有的女人都放出去。

但長公主隔三差五送進宮裡的那些女人,確實應該離開了。他們若是再不離開,阿父連上朝的力氣也冇有了。

真的是孝順啊!

怎麼想,這劉彘也算得上是一個孝子。

為了讓大漢多一些人家,這劉彘竟然算計到自己的阿父頭上了。

論女人對於家庭的重要性,劉彘確實當仁不讓。

史官司馬談、司馬遷父子在竹簡上飛快地記著這個場景,“帝,遣散兩宮宮女,眾大臣歡呼萬歲……”

接下來,不用皇帝和太子再多說什麼,滿朝文武紛紛表示,為了大漢的基業,為了大漢的人口,他們回去後,就將家中能遣散的奴仆儘皆遣散。

特彆是那些女子,隻要她們肯離開,他們必然放人,絕不以她們的身份阻止她們離開。

此事到了這裡,應該就算是有了一個好的結果。以後大漢的百姓,人人有其田,個個能交稅,百姓和國家都會富庶。

風調雨順,國富民安,這就是一個國家和百姓的最高追求。

孝子劉彘經常對身邊的人這樣說,“要想讓百姓愛大漢,那就給他一塊大漢的土地。土地上長出的穀子可以養活他,在他死後,他也可以安葬在那片土地上……”

這就是劉彘那個著名的“食其穀葬其身”的授田製。

原先,這隻是那些權貴們的待遇。現在,劉彘要讓它成為每一個大漢子民的榮耀。

散朝後,眾大臣魚貫而出。雖然還是分為左右兩列,一列以太子為首,另一列以丞相陶青為首。

但很少見的是,今日兩列人出來的時候,冇有像往日那樣一走下宣室殿的台階,兩邊便要動口動手的樣子。

兩列人都走下宣室殿高高的台階以後,太子突然站住了,然後轉身看向與他並行的陶青……

“丞相,今日得罪了,望丞相海涵,吾其意不在丞相,您懂的。”

陶青很客氣的回禮,道:“太子殿下,今日如此大費周折,其實是大可不必的,隻要……”

劉彘笑著擺了擺手,心說從你等嘴裡搶肉,不費點周折是做不到的。

劉彘知道,陶青等人都是多年的老官僚了,隻給他們講道理是冇用的。

恩威並施,纔是最好的辦法。

接著,劉彘也很客氣的說道:“吾知道,丞相是個聰明人,自然明白我的意思。若是吾事先與丞相說好,今日必然不會如此大費周章。”

陶青趕緊說道:“就是就是,太子小看我了,太子還是不信任我啊!”

劉彘很不給他麵子的點點頭,道:“吾確實不怎麼信任你,丞相還是好之為之,做好辭官的準備吧!”

說完,劉彘便揚長而去。

公孫弘等人跟在太子的後麵,看也不看這些老臣一眼,也是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……

陶青看著他們年輕的背影,心說自己與那些同僚確實是老了,已經跟不上太子的步伐了。

但做為一名老臣,他也隱隱約約的意識到,這太子要做大事了。而且,他相信這大事要比給大漢的女子們分田地還要重要。

陶青突然莫名感到一些悲涼,覺得自己貴為大漢丞相,竟然不知道這大漢的太子要做什麼大事。

“能是什麼大事呢?”

陶青看著那些背影呢喃細語著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