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限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限小說 > 大漢最強太子 > 第175章 謀一時不如謀一世

第175章 謀一時不如謀一世

-

第175章

謀一時不如謀一世

知道了郅都的意圖以後,李當戶頓時佩服不已。

臨來之前,劉彘曾交代過他,不可孤軍深入,不可遠離雁門,不可把將士們置於死地。

劉彘十分明白,李當戶的人根本就冇有和匈奴人打過仗,雖然他們的戰力很強,可冇有地利的優勢,他們的戰力就要打折。

況且,李當戶的人缺馬,手下大部分是步卒。步卒打騎兵,是需要有所依托的。

現在李當戶要做的事情就是,修好以茂陵為名修建的那處堡壘,然後協助郅都這邊,把敢進犯雁門的匈奴人全部乾掉。

此時郅都加緊修建關城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吸引匈奴人來劫掠。

匈奴人就像是草原上的風,來去自如。與其以身涉險的去尋找他們,不如把他們引過來收拾。

漢軍騎兵少,步卒多,這個時候,就應該發揮步卒的優勢。揚長避短,就是劉彘給雁門守軍定下的作戰策略。

李當戶拜手說道:“太守,吾不如太守想的周全,請太守原諒吾剛纔失言之罪。”

郅都道:“無事,不怪校尉。畢竟,這個計策是太子與吾先前定下的,你等不知道罷了。”

此事這樣說定後,另一位校尉陳不識又說道:“太守是知道的,吾所帶領的一千多人,以前是陛下的南軍。後來,太子將函穀關投降的三千北軍步卒也交給了我,我就想讓這些步卒也改做騎軍,可我冇馬……”

不等他說完,郅都就說道:“陳校尉要馬是不是?”

“哦,三千匹就可。”

“冇有,一匹也冇有。”

陳不識不吭聲了。

郅都又說道:“雁門馬廄的戰馬,都被匈奴人搶走了。你等隻是管我要要要,難不成我能點草成馬,一夜間就可以給你等變出馬來嗎?”

李少君吹牛說自己會種穀得金,被劉彘坑了幾次以後,就灰溜溜的離開了長安。

後來,劉彘身邊的人就經常拿這件事開玩笑,這就有了郅都說的點草成馬。

果然,聽了郅都的話後,李當戶笑道:“是啊是啊,太守又不是李少君,變不出馬來。要我說啊,匈奴人怎麼搶走的,咱們就該怎麼搶回來。”

“太子殿下身兼我漢的馬廄總管,匈奴人搶走的戰馬,就是太子的戰馬。我等不能凡事都跟太子和太守伸手要,還要學太子那樣,搶馬,搶匈奴人的馬。”

說的很有道理啊!陳不識已經在琢磨去哪裡找匈奴人搶馬了。

郅都卻說道:“搶馬一事不急,不如等這關城初具規模,然後讓征發來的那些商販去找匈奴人做生意,讓匈奴人以為雁門已經恢覆成原先的樣子,且人口、資財也甚多,他們必然會再次來劫掠。到時,我等以逸待勞,匈奴人必然人馬皆失。”

郅都還說道:“太子先前說過,讓我等做好在此堅守十年的打算。謀一時不如謀一世,郅某已經想好了,死了便葬在茂陵旁邊。”

“諸位,太子重托,讓我等以雁門為堡壘,進可攻退可守,或許五年,或許十年,待太子準備好了,我漢鐵騎必然馬踏焉支山,直搗匈奴人王庭。諸位,郅某在此謝過諸位了,望諸位牢記太子的囑托,如山嶽一般立在此處。”

說完,郅都起身拜禮。李當戶等人也趕緊紛紛站起來回禮。

李當戶說道:“撼山易,撼我新北軍則難上加難。太守放心,茂陵在此,吾必在此。”

韓安國等人也紛紛說著“撼山易,憾我新北軍難上加難……”

諸事商議定了以後,各人又去忙了。

陳不識回到軍營那裡,看著空蕩蕩的軍營,心說這騎兵都去了茂陵那邊,防備匈奴人去搗亂。步卒則幫著去修城牆民舍,自己好像無事可做啊!

自己先前可是南軍,是天子之師,雖然現在劃歸新北軍了,可在自己心裡,自己依然是天子之師。

這天子之師嘛,自然就要與他人不一樣。

想到這裡,陳不識決定還是早做準備為好,要先把戰馬的事情解決掉。

不然,等匈奴人來了,自己隻有一千騎兵,定然搶不過韓安國那一萬騎兵。

韓安國也想多弄些馬匹啊,好讓他手下的五千步卒也改做騎兵。

太子一直說“戰馬是重器,我漢馬強則匈奴人不敢欺,我漢馬匹強過匈奴人,匈奴人必亡……”

太子說的對,誰手裡的戰馬多、戰馬強,誰最後就贏。

想罷,陳不識決定早些下手,先把雁門這邊的馬廄用起來。

回頭看看自己那幾名隨從侍衛,陳不識突然問道:“你等誰騎的馬是母馬?”

侍衛們一愣,隨後有人說道:“屬下騎的是母馬。”

陳不識說道:“茂陵那邊最近很太平,用不到那許多人守在那裡。你等去告訴他們,騎母馬的回來,騎公馬的留在那裡。”

陳不識帶領的一千多騎兵,此時大部分都在茂陵那邊防備匈奴人。但匈奴人一直冇有出現,陳不識就讓騎母馬的人回來,騎公馬的繼續留在那裡。

為什麼讓騎母馬的回來?後麵就知道為什麼了。

雁門的馬廄很大,原先這裡養的戰馬也很多,且這些馬都不錯。畢竟是邊關,有地利優勢,這些馬就好一些。

可匈奴人上次來的時候,把馬都搶走了,馬廄也被他們放火燒了。

陳不識先是派人整修馬廄,馬廄初具模樣以後,陳不識就在先前逃出雁門關,現在回來了的那些人裡麵尋找會養馬的人。

結果,他不但找到了那些原先就在這裡養馬的人,還順便找到了幾十匹好馬。

原來,匈奴人打進來的時候,這些養馬的胡人見勢不妙,便騎了馬廄裡的好馬跑了。

可他們騎得都是帶有記號的軍馬,他們就也不敢去往大漢腹地,也不敢去匈奴人的地盤,隻好在邊關遊蕩。

因為無處可去,等雁門這裡來了大軍以後,這些胡人又回來了。

回來就回來吧,回來就繼續養馬唄。

就這樣,陳不識手裡不但有了養馬的人,還多了幾十匹好馬。

這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,陳不識給劉彘去信,把這件事說了。

劉彘回信,讓他開春的時候,把那些母馬送到有匈奴人放馬的地方,讓那些母馬去找匈奴人的馬交配。

這種屬於自由交配了,按照劉彘的說法,就是偷匈奴人的馬種。

陳不識覺得這辦法不錯,可以改良馬種。於是,他就準備按照劉彘的辦法去做。

陳不識大體算了一下,按照這個辦法,再加上自己手裡的母馬,還有選出來的上等公馬,用不了幾年,自己手裡就有數千匹好馬了。

到時候,說不定自己就是四千騎兵的校尉了。

想到這裡,陳不識就樂的哈哈大笑起來……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